一、老年人心理特点概述

新的健康观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健全的心理又懒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又懒于健全的心理。当一个人步入老年,他的社会地位、心理机能等等都会发生改变,他的心理特征和需求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我们国家随着老龄化的快速提高,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也成为老年群体的主要问题之一,备受关注,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和他们的心理需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因素

一、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变化(衰老、疾病和死亡)

(1)感觉和知觉衰退(老年期感知觉衰退最早,变化最明显)

(2)记忆的年老变化

(3)思维与想象力衰退

(4)情绪变化

(5)意志衰退

(6)老年期人格的变化

(7)社会适应改变

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退变化带来身体不适和痛苦。在这基础上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虑、烦恼、恐惧心理。

二、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改变

1.从职业角色转变为闲暇角色引起的心理问题。

2.从主角退化为配角引起的心理问题

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老年人对此往往不容易适应,所以会加速他衰退的过程。

三、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四方面:

1.家庭经济状况问题(经济状况不良,易引发悲观失望的心理障碍)

2.家庭人际关系问题(空闲时间多,想的多,看不顺眼的多)

3.空巢老年人的心理(易因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产生失落感、孤独感、衰老感、抑郁症和焦虑症。

4.丧偶老年人的心理(易引发心理障碍,大部分丧偶老年人的心理是消极的)

★ 精神创伤:老年人年龄大了以后,会面临各种无法回避的变故,如老伴、朋友去世、身体衰退、健康一天不如一天。这些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为过度的痛苦和悲伤,走不出来,久了就会有损健康。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特点

孤独心理:有一部分老人单独生活,加上老年人参加工作较少,跟外界接触较少,会觉得跟别人、社会的距离越来越远,时间多了,会产生孤独的感觉。

自卑心理: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感觉自己没有用了,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觉自己不受尊敬和重视,也会产生自卑。

爱计较心理:平常喜欢计较一些小事情,爱占点小便宜。喜欢听好话,如果受点委屈,听到不好的话经常斤斤计较,并且记心里好久。

敏感爱猜疑心理:敏感,爱猜疑,可能别人说一句玩笑话或无心的话,老年人就会感觉是真的,认为别人是在针对他。老年人爱关注自己的身体,稍微有点不适,就感觉是不是得了什么坏病,一直烦恼。

权威心理:老年人经验比较丰富,喜欢周围的人恭顺他,认可他。如果别人不听他的劝告,就会生气。“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

怀旧心理:老年人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经常反复说自己过去辛苦和成功的事情。

恐惧心理:老年人虽然平时说:“老了,惹人嫌,早死早好。”但是如果想到死,还是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悲观,意志消沉。

  ★这些常见的心理特点,调节好了生活质量就会提高,调节不好就可能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危机

忧郁心态:常常会睹物思旧,留恋过去,回顾当年,多愁善感。致老年人忧郁心态的产生和发展。

急躁心态:由于自身社会角色的改变,孤独感、自卑感的增长。遇事急躁,易动肝火,将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多疑心态:这种心态大多产生在一些长期与他人缺乏沟通和来往的老人身上,他们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常常会怀疑其是不对自己不怀好意的疑病心理。

睡眠不佳:老人日间没有睡觉,但是夜间连续3晚以上,连续睡眠不在4小时以上的。

食量骤变:老人的进食量突然发生变化,或增大或减少,且量的差距在一二;两以上的。

行径怪异:老人的行为举止与往日不同、反常、过激、不可理解的行为等。

重点关注与干预对象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老人(家庭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老人。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老人。

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老人。

5.个人情绪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老人。

6.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老人。

7.性格有过于内向、孤僻、偏执等突出缺陷的老人。

8.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老人。

9.长期睡眠障碍的老人。

10.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失或丧失,感到自己无能,看不到出路的老人。

11.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老人。

预警关注与干预对象

1、谈论过自杀并考虑过自杀方法,包括在邻里聊天、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念头者。

2、不明原因突然给其他老人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述说告别的话等行为明显改变者。

3、情绪突然明显异常者,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容易感情冲动,或情绪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或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等。

工作人员应怎样做呢?

1、护理员在日常照护时应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行为变化、食量变化,一经发现反常态的情况,立即向护理管理人员汇报,并重点关注,及时给予关怀和防范。

2、护理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应关注老人的情绪变化,了解老人的睡眠情况、进食情况,一经发现立即重点关注,及时给予关怀和梳理。

3、日常做好预防教育,引导老人树立健康观念。组织老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引导老人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等等。

4、 总之管理人员和护理员在平日里一定要多抽空闲时间与老人一起聊聊天,协助创造良好的环境,了解他们日常心态,若患有的是属于那种不良的心态,要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危机。

5、四个早 “早预防、早发现、早研判、早控制”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维护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老年人他们需要有人际的连接和情感的归宿,这样他们才不会感到孤独;他们有保持存在感的需求,这就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为自己的生活做主的;当他们感觉到自己能够成功的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能够获得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当他们确信自己的所属物不会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是有尊严的,这个时候就能够满足对于安全感的需要。

1、帮助老人调整心态、培养兴趣爱好、多交朋友、发挥余热、引导老年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年轻。因为感觉自己越年轻的老人越少发生抑郁和焦虑。当他们感觉到自己很健康的时候能够降低死亡的风险。

2、密切观察老年人的心理情绪变化,多于老人沟通,谅解老人的健忘和啰嗦,充分理解老人的不良情绪和性格改变,增加老年人安全感。现在社会交流方式的改变,鼓励学习智能手机,扩大社交圈子,走出来。

3、 尊重老人,多一些鼓励和赞扬。帮助他们感觉到变老的好处,获得更积极的老龄态度,比如他们的人生阅历使得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而这些人生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4、 鼓励他们参与一些能够赋予他们控制感的活动,比如说团体游戏,帮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可以在一对一的陪伴团体活动以及团体游戏当中去充分的帮助他们发展人际链接,也许刚开始他们表现的不是特别积极,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些人际链接仍然能够使他们在心理层面获得满足感。

5、 必要的药物和心理治疗。老年人出现不适、心情不佳、情绪低落时,应该主动寻求帮助,切忌疾忌医。对于患有严重的焦躁不安和失眠的离退休综合症老人,必要是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药物,以及接受心理治疗。

★及早干预、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老人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

三、抑郁和焦虑的区别

1、抑郁和焦虑都会由基因而遗传产生。但是抑郁症的患者有的时候会受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焦虑症患者有的时候会受到一些其他的慢性疾病的影响而导致病情的产生。

2、抑郁和焦虑会同时出现在患者身上。需要根据每个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一般来说抑郁可能会比焦虑对患者身体的影响较大,因为患者会有一些更为消极的想法。但是焦虑会让患者处在一个十分不安的状态下。

焦虑症:有一个人退休后身体还是很健康的,可是有一天晚上,他突然感到下肢抽搐,醒后他就反复考虑这腿是不是会瘫痪,第二天晚上,这个老人又怕会再发生下肢抽搐的情况,担心自己是不是会瘫痪,所以一整晚又没有睡好。后来的一个多月,他都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一直烦恼、失眠、紧张、焦虑而无法缓解。这个就是焦虑症的表现。

★ 如果我们发现和这两个疾病的症状相符的时候,为避免发生一些自伤或他伤的风险,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和家属取得联系,劝导家属及时和专业人士进行联系,早日得到治疗,早日康复。可以少受一些心理疾病的折磨。

#

Comments are closed